期刊简介

      《黑龙江医学》杂志创刊于1972年,是由国家科委批准、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黑龙江医学》读者对象主要为各级卫生单位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医学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科研的工作人员。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努力贯彻党的医药卫生工作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普及与提高结合,中西医结合;以宣传和交流医学、医药技术成果,卫生管理经验,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医学新进展,促进医务人员更新医学知识、提高医技水平为目的;为推动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科技强国服务。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

出版部门: 《黑龙江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577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3-1326/R

邮发代号: 14-29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2

出版地区 黑龙江

出版地区 黑龙江

订购价格 249.00

杂志荣誉 《黑龙江医学杂志》 获得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黑龙江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黑龙江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
  • 国际刊号:1004-5775
  • 国内刊号:23-13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黑龙江医学杂志》 获得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黑龙江医学杂志2003年第5期文章
  • 老年病人麻醉临床体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手术比例也不断增高.鉴于老年人的生理变化及特点与青壮年病人的手术方法有所不同,在麻醉方面也有其独特的一面.我院近3年来收集老年病人麻醉150例,其体会如下.......

    作者:刘国斌 刊期: 2003- 05

  • 牙根挺出法在前牙外伤折断修复中的应用

    前牙外伤折断临床上较为常见,尤其青少年更容易发生.折断线达龈下者给口腔内科的修复造成很大困难,而且修复后由于盲袋的存在易造成牙周组织感染,导致修复失败.我们自2000年采用外科方法辅助修复因外伤而折断的前牙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秀梅 刊期: 2003- 05

  • 实验性非胰岛依赖性糖尿病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一氧化氮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用非胰岛依赖性糖尿病(IDDM)模型,探讨血清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用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动物模型.比色法测定血清NO含量、一氧化氮合成酶(NOsynthase,NOS)活力、肌酐(Creatinine,Cr)和尿素氮(Bloodureanitrogen,BUN)的含量;放射免疫分析法......

    作者:苗乃全 刊期: 2003- 05

  • 坚固内固定术中压力对下颌骨骨折早期愈合的影响观察

    目的实验观察坚固内固定术中不同压力对下颌骨骨折早期愈合的影响.方法成年家兔25只,5只作正常对照,将20只单侧下颌骨体部横行截骨后,随机分为A、B2组,每组10只,A组在下颌骨颊侧中点用1个钛钣作内固定,B组在颊侧近牙槽嵴处和近下颌骨下缘用2个钛钣行坚固内固定术,使2组内固定对下颌骨骨折断端产生不同的轴向压力.术后4周处死动物,取骨折愈合区的下颌骨行骨密度扫描,后切片作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骨折......

    作者:高振涛;王丽娟;胡振梅;徐旭光 刊期: 2003- 05

  • 2002年哈尔滨市蟑螂密度消长调查结果分析

    蟑螂是一种常见的卫生害虫,分布广、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传播多种疾病.为了保障人类生命健康,清除病原体,今年我们在全市进行了全年的蟑螂消长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明玉;杨晓杰;刘岩林 刊期: 2003- 05

  • 甲状腺癌误诊1例原因分析

    我院1998-06收治1例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甲亢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术后病理回报甲状腺乳头状腺癌,后行2次手术.现分析如下.......

    作者:杨春松 刊期: 2003- 05

  • 临床分子生物学技术与应用

    临床分子生物学技术成长的过程,就是分子生物学应用于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观察,及转归、监控过程等方面的一个发展历程.临床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感染性疾病、肿瘤、遗传疾病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随着临床分子生物学技术不断完善和发展,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辛晓敏 刊期: 2003-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