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黑龙江医学》杂志创刊于1972年,是由国家科委批准、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黑龙江医学》读者对象主要为各级卫生单位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医学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科研的工作人员。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努力贯彻党的医药卫生工作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普及与提高结合,中西医结合;以宣传和交流医学、医药技术成果,卫生管理经验,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医学新进展,促进医务人员更新医学知识、提高医技水平为目的;为推动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科技强国服务。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黑龙江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黑龙江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
- 国际刊号:1004-5775
- 国内刊号:23-132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黑龙江医学杂志》 获得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药物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研究现状
包煜芝
关键词:后发性白内障, 药物防治
摘要:后发性白内障是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目前认为,术中残留的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移行、纤维化是引起后发性白内障的主要原因[1].多数患者需行激光后囊切开术或再次手术,因此也增加了患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继发性青光眼及人工晶状体激光损伤等并发症的可能和危险.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药理学方面就防治后发性白内障进行研究,旨在寻找一种无损伤的治疗方法.但眼内使用抑制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药物应具备3个条件[2]:(1)有效抑制细胞增殖;(2)对眼内组织无毒性;(3)方便且作用持久.本文就药物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作用机制及研究现状进行概述.
友情链接